历任所长

原上海植物生理所

罗宗洛,院士
1953-1978年任所长
1930年获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
早年研究氢离子浓度对细胞原生质胶体性质的影响;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及各种金属离子对植物吸收铵离子、硝酸根离子的影响研究,发展了植物氮素营养生理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微量元素、生长素的研究;水分生理、抗性生理、辐射生理的研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参加苏北沿海盐渍对造林的影响、西北地区干旱与盐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华南橡胶树北移问题的考察研究,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978年10月26日病逝。
..........................................................................................................................................................................................................................................................................................
殷宏章,院士
1978-1983年任所长,1983-1992年11月任名誉所长
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发现了对植物突然改变光强、光质时,光合作用也发生瞬间变化,为表明光合作用有两个光化学反应系统的先驱,参加领导了抗菌素的生产和研究;1959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光合作用实验室,在光合作用磷酸化的机理,尤其是其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和性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用自己发明的组织化学方法,弄清了磷酸化酶在植物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又证明植物体内存在磷酸化酶,而光照下由糖变淀粉的过程是与磷酸化有关的。1992年11月30日逝世。
..........................................................................................................................................................................................................................................................................................
沈允钢,院士
1983-1991年任所长
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
50年代,进行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转化的研究,证明β-淀粉酶可通过迅速分解引子淀粉而影响磷酸化酶合成淀粉的能力,否定了国外文献中认为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观点;60年代初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光合磷酸化过程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提出高能中间态有多种存在形式及偶联因子的变构不同会影响高能中间态的散失和偶联效率。其后又进一步研究能量转化功能与膜结构的关系,光合机构的运转及其调控等。曾任室主任、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热带、亚热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和光合作用项目中国区域中心负责人。
..........................................................................................................................................................................................................................................................................................
许智宏,院士
1991-1994年任所长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6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1979年8月至1980年9月在英国John Innes研究所应用遗传学系任访问学者。1980年9月至1981年9月在英国Nottingham大学植物学系任访问学者。1992年至1999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1999-200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工程的研究,专长于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激素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细胞的遗传操作。他发展了利用幼根、未成熟胚等分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的技术,首次由大豆、花生、毛白杨等15种重要作物和林木的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由大麦花药培养中发现的密度效应,证实花药中存在促进雄核发育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植物进而揭示了花药绒毡层中的吲哚乙酸代谢在花粉胚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生长素及其极性运输的研究中,首次揭示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在胚胎发育和叶片两侧对称生长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导入生长素结合蛋白(ABP)基因,由转基因植物原生质体跨膜电位的变化及原生质体培养的结果,为ABP的生理作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发现脱落酸(ABA)促进石斛、建兰等兰科植物的离体成花,为ABA参与诱导花芽形成提供了依据。他为推动和发展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工程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
汤章城,研究员
1994-1999年任所长
1963年大学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196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党委书记),随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
三十多年来,主要从事植物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八十年代后期还参与我国空间生命科学和技术研究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近十年来,承担或主持过国家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等。在Plant and Soil, Physiol Plant, 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院刊和载人航天等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主编或参与主编专著三部《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植物生物技术》等,培养或代培博士研究生十余名。由于其研究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中意义,获得过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国家科工委的科技成果奖。
..........................................................................................................................................................................................................................................................................................

 

原上海昆虫研究所

杨平澜,研究员
1959-1985年任所长,1985年起任名誉所长
昆虫学家,江苏泰兴人,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任上海昆虫研究所所长。杨平澜教授毕生致力于昆虫学研究事业,他在昆虫纲同翅目粉虱总科和蚧总科的分类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工作,出版了《中国蚧虫分类概要》一书,并完成了《中国动物志盾蚧科志》的编写任务。同时他关心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在担任广东省“松突圆蚧防治指挥部”顾问期间,指导科研组从国外引进小蜂进行防治研究,取得成功,此项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11月去世。
..........................................................................................................................................................................................................................................................................................
朱国凯,研究员
1985-1988年任所长
江苏高邮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任上海昆虫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昆虫病理研究,对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进行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取得多方面的成绩,先后发现并鉴定了六株均属国内外初次报道的昆虫杆状病毒,根据对昆虫病毒流行病孕育、发展和爆发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昆虫病毒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应用原则,在国内建立起九组昆虫细胞与杆状病毒体系。1986年曾获中科院首届科技进步三等奖。
..........................................................................................................................................................................................................................................................................................
陈元光,研究员
1988-1993年任所长
上海人,195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1988年任上海昆虫研究所所长,1993年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昆虫感觉器官电生理学和昆虫性外激素的应用及外激素缓释剂型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应用触角电图方法研究昆虫性外激素,用视网膜电图研究昆虫复眼的视觉生理。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
李鸿昌,研究员
1993-1997年任所长
河北交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北京动物所研究员,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曾在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昆虫所工作、合作进行草原蝗虫发声学研究,并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合作研究蝗卵的耐寒性问题。主要从事蝗虫生态学研究,参与编写《农业昆虫学》教科书及《中国动物志蝗总科》,首次提出的蝗虫之“选食程度式”及“对生境群群植物的取食利用方式”等新概念及其计算,促进了食性研究向产量化发展。198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研究成果二等奖;1988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丁德诚,研究员
1997-2000年任常务副所长
江苏苏州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上海昆虫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昆虫学会理事长,上海植保学会理事,上海市卢湾区人民代表。曾先后开展过水稻害虫、植物病毒病传毒昆虫和害虫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85-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昆虫系合作进行寄生蜂寄生行为和行为化合物方面的研究。现主要从事昆虫天敌行为、行为化合物以及害虫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对7种天敌的寄生和捕食行为,以及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研究。曾获得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

 

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许政暟,研究员
1999-2002年任所长
1945年12月生,浙江海宁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与微生物专业。1980年至1983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植物病理系师从宣树基教授,研究烟草蛋白酶活性的变化与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至1985年,师从John Shaw教授,研究烟草叶脉斑驳(TVMV)病毒的基因表达机理,于1985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罗氏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系,Donald Nuss实验室做博士后期间,从事植物伤痛病毒(WT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989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八五”以来得到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各部委和上海市各项经费资助。
历任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常务副所长、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兼)和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和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特约检察员。2003年起任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
陈晓亚,院士
2004-2008年任所长
1955年8月生,1982年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并获学士学位,1985年12月获英国Reading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南京大学生物系任教,并于1991年至1994年分别赴德国Tuebingen大学和美国Purdue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4年10月应聘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他领导的“高等植物重要生理过程的信号传导研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包括:(1)植物次生代谢研究,棉酚、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克隆、代谢调控和代谢工程;(2)信号传导和植物代谢网络研究;(3)棉纤维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和棉纤维品质的基因工程改良。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
薛红卫,研究员
2009-2014年任所长
199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96年赴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 of Molecular Plant Physiology)进行博士后研究。1998年12月应聘回国,2000年作为负责人成立“马普植物分子生理学和信号传导伙伴实验室”。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及种子发育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1)植物激素(生长素、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2)植物磷酯酰肌醇信号传导系统的生理功能及与其他信号传导途径的交叉(cross-talk);(3)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开展水稻、油菜突变群体的创制,系统研究转录因子的表达谱及在种子发育中的作用。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上海市的多项研究任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The Plant Cell、The Plant J、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
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被授予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和“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获得2006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奖”,在水稻功能基因研究和激素作用调控机制研究的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排名第一)和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