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卓越中心2025年“探索生命的多样性”暑期学校成功举行
7月7日至7月14日,2025年“探索生命的多样性”暑期学校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如约举办,全国90余所高校350余名同学踊跃报名,最终来自30所高校60名优秀学子应邀参加本次活动,来到中心体验科研生活,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
7月7日下午,中心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主任张余研究员代表中心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心整体情况与研究生教育两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中心的历史沿革、学科布局、人才队伍、平台建设以及科研成果的介绍让学员们对中心在植物、合成、昆虫科学领域一流的科研实力有了直观的认识。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规范严格的培养过程、有力的奖助学金支持、健全的医疗保障、丰富的课余活动等,构建了完整全面的教育平台,令学员们对学习生活充满期待。随后,学员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幽默风趣、风格迥异的介绍让氛围格外轻松而又充满活力,欢声笑语拉进了彼此的距离,温馨的大家庭迅速组建起来,开班仪式也落下了帷幕。
暑期学校最吸引人的是什么?科研讲座一定是重头戏,徐麟研究员、王成树研究员、范敏锐研究员、赵杨研究员、王超研究员、詹帅研究员、黄金泉研究员为学员们带来学术盛宴“从断臂再生到生命重启:再生生物学的奇妙前沿”“真菌—昆虫互作:friend or foe”“科研中的舍与得”“植物的‘求生信号’:它们是如何感应干早的?”“植物的‘钙’念:环境应对小宇宙”“植物的‘毒’与‘宝’:毒素背后的生存智慧与天然产物的多重价值”“昆虫的‘季节智慧’:它们是如何巧妙应对四季变化的?”生动有趣地讲述了不同研究领域的进展概况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学员们聚精会神,备受鼓舞,充分认识到作为科研人员的使命,也感受到了科学探索中无限的魅力和快乐。报告结束后,学员们向导师们踊跃提问,师生间的互动问答展现了现场浓烈的求知氛围。
研究组介绍、实验室参观、与各研究组导师、高年级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以及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昆虫博物馆、人工气候室等支撑平台的参观,让学员们对中心的研究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本次暑期学校学员是新落成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首批访客。同学们跟随杨正行老师的讲解,在一幅幅珍贵影像前真切感受老一辈科学家“国家所需、吾志所向”的赤子情怀。活动期间,各研究组的学术海报也无数次吸引学员们驻足浏览,让学员们对未来的科研学习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规划。
除了枫林园区的活动,学员们还集体前往辰山园区进行了两天的参观学习,与辰山园区的导师和研究生们近距离交流、园区游览、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会都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7月14日下午,为期八天的“探索生命的多样性”暑期学校活动步入尾声,迎来了最后的结业仪式。中心研究员辛秀芳、赵杨、范敏锐、黄金泉,以及本次暑期学校全体学员出席仪式。学员代表们分享了参加暑期学校的所思所感。学员们真挚地感谢了中心提供的宝贵机会,通过本次活动,他们接触到了更多的科技前沿、拓宽了视野,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科研理想的种子已经悄悄在学员们心中埋下,等待未来的生根发芽。与会老师分别为学员们寄语,辛秀芳提醒大家科研之路的第一站尤为重要,要做出合适自己的人生选择;赵杨激励大家多尝试,兴趣能激发持久的内驱力;范敏锐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鼓励大家找到自己的目标,在科研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黄金泉引用“良禽择木而栖”,强调选择优秀平台的重要性,也坦言道:科研道路上总是充满失败与挫折,一定要抱着积极良好的心态解决问题。最后,各位老师为本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员颁发了证书和纪念品,暑期学校结业仪式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热爱科研的同学们搭建了一个接触科学研究前沿、启迪科学研究思维,零距离地探索生命的多样性的平台,也为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对中心吸引优秀生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各位学员坚持初心,在以后的科研生活中继续奋发前行,如愿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在这里,期待大家的到来!
专业报告
学员提问
在读学生交流
学员参观
结业仪式
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