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江东|潜心基础研究,上海提升科创策源功能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上海这五年”系列故事之三】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张江科学城考察时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作为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突破核心技术问题的根源所在。

2021年10月,上海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世界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上海要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必须千方百计把基础研究搞上去。

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在全国首设基础研究特区,给经费给时间,支持“从0到1”创新,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充分的改革探索空间。

且听上海首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37名年轻科学家之一、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85后研究组长辛秀芳,讲述“特区”故事。

基础研究特区“特”在哪?入选特区的科学家在做什么样的探索?上海率先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试点设立的基础研究特区,赋予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等自主权。辛秀芳经过答辩后,最终入选。

基础研究主要靠纵向经费,申报“繁、慢、难”几乎成了科研人员首要的头疼问题。这次的特区计划,单从课题申请,她就感受到了很大变化,没有繁琐的申报程序,答辩流程大为简化。

辛秀芳研究植物怎么生病,与研究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免疫系统不同,选择的研究对象拟南芥,号称植物里的小白鼠,研究拟南芥好比在做植物免疫学的铺路石。“水稻研究发现一个抗病基因,育出一个抗病品种,可以运用到生产。而拟南芥研究更多在于寻找原理,为其他作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辛秀芳觉得,基础研究有独特的魅力。比如,学界一直以为,植物免疫系统识别病原菌入侵的两个通路是相互独立的,但她的团队研究发现,两个通道有联系且相互协作,“深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我做基础研究的乐趣。”

2017年,结束在美国博士后工作的她,收到国内几个科研单位伸出的橄榄枝,深思熟虑后选择了上海。“在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年轻的科研人员可以在自由、宽松、合作的氛围中做科研,让我感觉气场很合。”辛秀芳这样的年轻PI(Principal Investigator,指科研课题负责人)进入中心的前5年里,中心给予稳定的课题经费保障,却不设定任何硬性科研考核指标。辛秀芳说,“科研起步阶段,如果没有经费保障,我们几乎不可能迈出第一步。”

从单枪匹马到带领15名科研人员,研究组在不断壮大,一个小项目的经费,难以维持整个组的科研支出,辛秀芳需要腾出很多时间精力,准备多个课题申报、答辩。

“通常要经过课题申请书填报、答辩等环节,一个项目会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课题组同场竞争,成功概率并不高,所以只能多项、多次申报。”辛秀芳说,“如果只看发表文章的数量来评价,对于需要长时间潜心钻研的基础研究肯定不利,PI迫于发文章的压力,就在别人的科研成果上做简单叠加,不愿意探索‘从0到1’的基础研究难题。”有了特区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她可以潜心于已经做了10多年的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不强,科技创新便如同无根之木,高水平的科技自强自立更是无从谈起。辛秀芳在上海工作这五年,恰是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形成的关键时期。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只是上海“强基”的诸多举措之一。

上海着力营造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自由探索的环境和氛围,实施科改“25条”等科研体制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试点经费“包干制”,大幅减少信息填写和证明材料,各单位首次申报项目可减少填写表格20%。尤其是对于人才计划项目的申报,减轻填报工作量50%以上。

延伸阅读:

近年来,上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瞄准“从0到1”原始创新,全力做强基础研究这一创新引擎。从2017年起,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18年起每年达100亿元以上。建成并试运行超强超短激光装置、软X射线装置、转化医学设施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粒子与核物理、量子科技等基础前沿领域,推进李政道研究所、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重要科学平台与研究机构建设。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例要达到12%左右。未来,上海科创中心将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作为主线,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

文章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763810/663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