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招收需求

导师姓名 联系电话 Email 拟招人数 学科领域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备注
陈晓亚 021-54924033 xychen@sibs.ac.cn 1 植物分子遗传 研究组主要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花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次生代谢,RNA干扰与抗虫新技术,棉纤维和表皮毛发育。从事棉花纤维发育功能基因研究,进行棉花品质性状形成的关键基因的克隆,重点研究转录因子其复合体,阐明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棉纤维改良的基因工程。 要求:
1、具有生物学或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具有很强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35岁以下;
2、具有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创新工作精神;
3、有优秀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积极主动配合课题组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
4、良好的英语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
5、身体健康,能长期稳定工作。
高继平 021-54924080 jpgao@sibs.ac.cn 1 作物品质性状遗传调控 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研究。水稻是种子品质性状研究的模式植物,课题组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经典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反向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揭示水稻品质性状形成的遗传机理,解析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发掘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的自然变异基因,为培育优质水稻品种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研究内容:1、调控水稻胚乳淀粉合成的转录因子的鉴定和功能研究;2、影响品质性状的基因功能研究;3、品质相关数量性状基因(QTL)的定位和克隆。  
何祖华 021-54924121 zhhe@sibs.ac.cn 1-2 植物病理与生理 研究方向为植物免疫和水稻重要生理性状及其与抗病性的互作。主要研究课题:(1)水稻广谱抗病的信号转导;(2)小分子RNA途径调控抗病的分子机制;(3)植物免疫与发育(产量)途径的交互作用(cross-talk))。入选博士后可以选择合适的课题开展研究。 要求:
1、具有植物病理、植物生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受过良好的植物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训练。
2、能够独立从事课题研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好的中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黄勇平 021-54924047 yphuang@sibs.ac.cn 2 动物学-昆虫分子遗传学 以基因组和基因组编辑技术为平台,以合成生物学为指导,通过研究昆虫性别决定的机理,构建能够调控后代性别比例的昆虫品系,在益虫利用方面通过构建雄性家蚕品系来提升丝的品质,在害虫防治中通过性别调控建立新型无公害的害虫防治新方法。研究内容:1、性别决定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  2、性别调控的关键技术研究  
李来庚 021-54924151 lgli@sibs.ac.cn 1-2 植物生物学 植物细胞壁生物合成的调控。植物细胞壁是构成植物体结构的基础,细胞壁生物合成贯穿整个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受到遗传因子和环境条件的调控,而目前对细胞壁生物合成调控的了解还非常少。研究将通过遗传、生化和细胞生物学手段,结合质谱分析技术和基因组信息,解析调控细胞壁生物合成的信号及信号传导过程。  
凌尔军 021-54924155 ejling@sibs.ac.cn 1 昆虫天然免疫 肠道菌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的研究非常重要,以昆虫为模式是认识高等动物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昆虫的肠道也存在共生菌,而食物中存在的不同细菌因为取食而进入肠道组织,一部分细菌可能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从而引起肠道的免疫反应,同时也会影响昆虫的肠道发育。利用果蝇的遗传便利特点,以果蝇为研究对象,研究果蝇中肠对细菌的免疫反应,认识昆虫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为认识高度动物的肠道菌作用奠定基础。  
刘宏涛 021-54924291 htliu@sibs.ac.cn 1 玉米花期调控 本课题组主要从事植物光控发育,光信号转导及环境温度信号转导研究。主要运用遗传,生化,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方法研究光调植物发育的分子机制,光调转录的生化机制,及光信号转导和温度,胁迫,激素信号转导的交叉。拟招收博士后一名以玉米为材料研究光周期调控开花时间的机制。  
王二涛 021-54924081 etwang@sibs.ac.cn 1-2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菌根共生 多个相关有基础的课题可供选择。  
巫永睿 021-54924321 yrwu@sibs.ac.cn 2 玉米籽粒蛋白品质的复杂性状遗传及基因网络调控研究 本课题组围绕玉米籽粒蛋白品质的复杂性状遗传及基因网络调控开展三个方向:1、玉米储存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研究:重点是鉴定上下游新的调控因子及各调控因子的互作关系,能量和物质在胚乳和胚之间的分配和调控,探索植物储存蛋白基因调控的进化保守机制,具有模式意义(Zhang, et al.,Plant Cell, 2015; Yang, et al., Genetics, 2016)。2、优质蛋白玉米形成的复杂遗传学机制解析:通过关联、连锁及精细定位相结合的方法克隆QTL,解析它们的功能,期望能找到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基因(Liu, et al., PNAS, 2016)。3、影响玉米胚乳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基因克隆与功能解析:重点是通过克隆影响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单基因突变体,揭示调控胚乳发育的新机制(Zhang, et al., PNAS, 2016)。  
肖友利 021-54924226 ylxiao@sibs.ac.cn 2 天然产物的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化学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方面的交叉学科研究,旨在利用化学生物学的手段探索蛋白质与化学小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天然产物合成代谢途径和分子酶学反应机制。主要课题研究方向包括:(1)基于活性小分子导向的化学蛋白质组学;(2)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3)酶催化反应机制研究。平台实验室已经装备相关的大型仪器设备,包括轨道阱质谱仪、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500兆核磁等。 要求:
1、天然产物合成、化学生物学、代谢或蛋白组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生;
2、天然产物合成方向:具备植物或者微生物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和构建等相关的科研工作经验;
3、化学蛋白质组学方向:活性分子探针设计合成;质谱仪器操作维护,样品预处理制备,数据分析的相关工作经验;
4、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并能够独立开展工作;
5、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
6、具有良好的英文科技文献阅读写作和检索能力。
薛红卫 021-54924330 hwxue@sibs.ac.cn 2 植物生理/植物分子遗传 研究方向:植物激素作用与种子发育。研究内容:1、 植物激素作用机理集中研究植物激素(集中于生长素)作用及其信号转导的机制。包括:分离和鉴定激素信号转导的重要调控因子;激素信号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途径交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蛋白磷酸化参与激素作用的机理。2、水稻种子(胚乳)发育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系统开展水稻种子发育及淀粉代谢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研究。包括:早期水稻种((胚乳)发育的调控机制;甲基化参与水稻种子发育的机制;水稻淀粉品质形成的调控机理等。  
杨琛 021-54924152 chenyang@sibs.ac.cn 1 微生物 本课题组致力于定量理解与人工调控细胞代谢网络的运行。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开发代谢流量分析技术,建立代谢流量组与代谢组分析技术平台;研究重要模式及工业微生物代谢网络调控的分子机制,揭示各种调节机制对代谢流量的调控机理,为合理改造细胞代谢、优化微生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开展光合微生物的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研究,建立萜类化合物的光合自养细胞工厂。现招聘博士后一名,主要从事蓝细菌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研究,生产包括以萜类化合物为主的天然产物、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燃料。 要求:
1、拥有(或即将获得)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能独立开展工作,近期在相关领域发表第一作者论文,有较好的英文读写能力。
3、具有微生物代谢工程和代谢组学分析相关经验者优先考虑。
4、责任心强,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杨晟 021-54924173 syang@sibs.ac.cn 2 酶工程和代谢工程 酶工程,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研究工作:酶工程和代谢工程造就了大批更稳定更高效的酶制剂和优质高产的菌株。这些酶制剂和菌株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加速传统产业改造,造就环境友好的新工艺、新产业致力于发展改造生物催化剂和工业微生物的新方法,完善酶工程和代谢工程平台,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促进工业生物技术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为产研瓶颈的疏通探索可行的道路和模式。工作核心是设计和进化高效的生物系统如酶,蛋白质分泌通路,代谢途径乃至微生物细胞。采用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进化基因库构建和高通量筛选以及它们的组合运用。